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紐文中心歡慶25週年 推臺灣當代精選電影展

  • 發佈日期:2016-08-02

為歡慶成立25週年,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將在今年8至10月期間推出一系列臺灣當代精選電影與紐約觀眾分享,其中包括知名紀錄片導演楊力州以影迷角度回溯臺灣金馬獎歷史的《我們的那時此刻》、呈現臺灣社會生命力的《拔一條河》,以及曾以《逆光飛翔》獲金馬獎肯定的張榮吉導演的偵探類型片新作《共犯》,與陳芯宜導演關注階級與族群、獲獎無數的《流浪神狗人》及藝術家紀錄片《山靈》、《如果耳朵有開關》。

本次25週年電影系列將於8月至10月期間,在紐約臺灣書院、紐約臺灣會館及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展開放映。楊力州導演將親自出席8月30日與8月31日的放映場次,陪伴大家回味臺灣電影的風華年代,也與大家分享他第一線的紀錄片拍攝經驗。另陳芯宜導演亦將於10月20日、22日出席在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山靈》、《如果耳朵有開關》的映後座談,喜歡臺灣電影與藝術文化的朋友絕對不可錯過!

電影放映場次:
《我們的那時此刻》(The Moment)
時間:2016年8月30日下午7時 [*導演映後座談場次]
地點: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 East 42nd St.)
導演:楊力州
片長:110分鐘(中文發音,中英文字幕)
簡介:
2013年,金馬獎熱鬧感動地慶祝走過半世紀。這部「金馬50」紀錄片不是一部歌功頌德的報導,也不是金馬獎的歷史簡報,從經典到潮流、強人到百姓,每個人的金馬故事,匯流成這條浩瀚蜿蜒的電影長河。精彩的不只是影壇耆老坦承當年恩怨,或是電影運動背後的篳路藍縷,更特別的是庶民觀點的加入:面臨臺灣經濟轉型,離鄉背井打工的少女如何藉由文藝愛情片寄託青春夢想;國難當頭時,熱血男兒受愛國電影激勵立志從軍。他們仍會為了電影哭、電影笑的反應,對比時下宅男與心儀女星的純情初相逢,突然沒有了代溝。這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拍電影和看電影的人,在這裡穿越銀幕與時間的限制,同在一起。

《拔一條河》(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時間:2016年8月31日下午7時 [*導演映前介紹場次]
地點:紐約臺灣會館(137-44 Northern Blvd., Flushing)
導演:楊力州
片長:104分鐘(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簡介:
他們在拔一條河,拔這條現實與未來的巨河。
2009年8月8日,一場無情的風災摧殘了這個山中小鎮,高雄縣甲仙鄉,這個以芭樂、芋頭聞名的觀光區,現在放眼望去,只剩下一片死寂。但甲仙國小的一群孩子,在缺乏拔河鞋和專用拔河道的匱乏環境中,努力為家鄉爭取最高榮譽,試圖喚回被風災摧折後的信心與勇氣。這群單純而努力的拔河小將,不畏環境艱難的勇氣和精神,深深鼓舞了因為環境受創而信心全無的大人們,他們努力奮起,不向逆境屈服。

同時,這裡也住著一群長期不受臺灣社會重視的新移民媽媽們,被婚姻仲介說服來臺灣就可以當少奶奶、過著舒適的生活而滿心期盼地嫁過來。但現實卻不從人願,有的人要親自下田負擔忙碌的農作;有的人要到工廠當女工,親手包裝那一顆顆的芭樂;有的人甚至要一肩扛起全家的生計。但為了維護她們的家庭,她們不輕易說苦,也從不捨得離開臺灣。風災過後,這群媽媽們透過她們美味的異國菜餚及亮麗的歌聲,為甲仙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
◎免預約,免費入場

《共犯》(Partners in Crime)
時間:2016年9月15日下午6時30分
地點: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 East 42nd St.)
導演:張榮吉
片長:89分鐘(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簡介:
一如往常的上學日,卻因一場不尋常的意外,將三位原本沒有交集的同校高中少年聚在一起:獨行俠黃立淮、壞學生葉一凱以及模範生林永群。聯繫他們的共同點,是在上學途中目擊中女學生夏薇喬的墜樓死亡事件。為了探查夏薇喬的死因,他們組織了秘密結社展開調查行動;然而,突如其來的意外,卻永遠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有人私自隱藏了祕密,有人被罪惡感糾纏,有人淪為全校公敵,三人的共犯結構逐漸崩裂。

《流浪神狗人》(God Man Dog)
時間:2016年9月29日下午6時30分
地點: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 East 42nd St.)
導演:陳芯宜
片長:119分鐘(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簡介:
手部模特兒青青,試圖以外遇激情或基督信仰,來忘卻喪子之痛;建築師阿雄,備受建商利益糾葛的工作壓力,以打坐和瑜珈來逃離,二人的都會中產階級婚姻,瀕臨崩解。東部原住民夫婦必勇與阿美,清貧苦勞,載運一整貨車自己吃不起的水蜜桃,每日往返台東和臺北。他們的女兒,青少女Savi,當年因痛恨父親酗酒、離家出走、漂泊臺北,憤怒的她一心投入「散打」拳擊競賽。缺了一條腿的牛角,開一輛改裝卡車,與無家少年阿仙結伴,老少二人過著「在路上」的生活;牛角沿路撿拾收容被人們遺棄的大小神像,阿仙則沿途尋找各式各樣的護身符。一場為了閃躲流浪犬而發生的意外車禍,不僅連結也改變了這群人的命運。

《流浪神狗人》以多線敘事交織三組不同階級與族群的人物,其中原住民以小卡車把蔬果從臺東運到臺北販售,突顯了原漢族群、東西部、城鄉間政經權力的優劣對比。


《山靈》(Mountain Spirits)
時間:2016年10月20日下午6時 [*導演映後座談場次]
地點: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40 Lincoln Center Plaza)
導演:陳芯宜
片長:68分鐘(中文發音,中英文字幕)
簡介:
在嘉義山裡長大的裝置藝術家王文志,將從小在山林間的記憶帶進作品裡,他利用竹、藤、原木等自然材質,藉由純手工與集體工作的勞動方式,編織構築巨大的空間,讓人們可以進入作品當中。其深沈靜謐的力量,往往使進入作品的人大為驚喜與震撼,在當代藝術中,展現出獨特的視野與風格,2001年更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近年活躍於許多國際大型展覽。

本片跟隨王文志的腳步,完整呈現其作品與思考,無論是進入深山採藤採竹子、如原始編織巢穴般的創作過程、遠赴日本新潟、小豆島做作品、在山上家中沈思創作等,都體現出王文志對生命的哲思、與對土地山林的熱情。無論作品與本人,都像是從山裡走出的靈魂。

《如果耳朵有開關》(Ears Switched Off and On)
時間:2016年10月22日下午2時30分 [*導演映後座談場次]
地點: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40 Lincoln Center Plaza)
導演:陳芯宜
片長:93分鐘(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簡介:
「不想看可以閉眼睛,不想聽卻沒辦法關掉耳朵。」

《如果耳朵有開關》試圖從臺灣聲音(聲響)藝術發展的脈絡中,尋找這十多年來一直活躍於聲音藝術的創作、卻鮮少被主流關注的藝術家們: Dino、王福瑞、林其蔚,紀錄這些90年代即從事聲音創作的先鋒藝術家。

Dino(廖銘和):
早期混跡於各龐克場,曾為夾子團員bass手,龐克、工業、古琴、電音為其幾種最愛的音樂,其創作因長期使用類比輸出噪音而獨樹一格。

王福瑞:
臺灣早期重要的前衛數位藝術以及聲音藝術家兼策展人,帶領臺灣聲音藝術進入了新的領域與發展,1993年以先鋒之姿成立臺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和出版刊物「Noise」,2000年加入臺灣媒體藝術發展中少數以互動為主的的創作實驗團體「在地實驗」,並推動國際「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與「臺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別。

林其蔚:
臺灣聲響藝術的先鋒,也是90年代以來參與臺灣另翼文化的中堅份子。從90年代開始即投入開發聲響實驗,結合身體行動、行為表演探索感官、意識的極限,與嘗試開發新的知覺模式。他對於聲音物理與身體反應之間的研究興趣,結合了對生活、社會體制與文化層面的觀察,其創作運用多樣化的媒材,從身體到頻率、文件裝置、影音媒體和實驗影片拍攝,並將這些都視為「生命的雕塑」,他實踐生活就是創作,而創作也就是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