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歷史的暗影,與光"影像展 從紀錄社會巨變的影像中窺見台灣攝影藝術的變化

  • 發佈日期:2017-07-28

《歷史的暗影,與光》聚焦1986至1990這段解嚴前後政治社會皆發生巨變的時期裡,最具代表性的幾位新聞攝影健將在第一線的見證。展覽除了提供一種最直接觀看戒/解嚴時代意義的方式外,對於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形式,在這段期間所形成的風格及變化,也提出詰問及思考。此外,透過策展及佈展巧思,展覽模擬膠捲底片時代新聞編輯台的影像處理狀態,以燈箱展示膠捲負片連拍畫面,並與沖洗放大之黑白照片並列而陳,以細膩方式呈現類比時代攝影家如何藉由顆粒粗細、反差、失焦、晃動等手法,創造自己的影像語言、抒發個人意見。解嚴前後誕生的政治攝影,除了體現人道關懷與社會正義的價值觀外,社運中的激情,乃至於透過道具、行動劇、作曲編舞等表現方式,如「黑名單返鄉」運動中,台獨聯盟郭倍宏從美國返台演講為躲避情治人員逮捕所使用的「黑面具」,不僅擴張了報導攝影在美學上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示威抗議的活動本身甚至可視為是以生命進行的行為藝術,進而邁向當代藝術的範疇。

本展覽原為台北市立美術館當期展覽《微光闇影》中「歷史性的暗影」單元,該單元由北美館策展人余思穎與攝影家劉振祥共同策畫,此次單獨移出至駐紐約辦事處展覽空間呈現,並更名為《歷史的暗影,與光》。展覽訂於8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日晚間並舉辦開幕,兩位策展人均將出席,與紐約藝文界對話交流。

展覽相關資訊

展期:2017年8月29日-10月12日

地點: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一、二樓展覽空間

    • 開幕:2017年8月29日6:30-8:00pm入場免費,但須事先報名。請至報名網頁登記。

    • 媒體預展:2017年8月29日3:00pm

    • 策展人導覽:2017年8月29日 5:30-6:30pm (本活動與亞洲藝術文獻庫美國分部合辦)

    • 導覽場次:9月21日及10月5日下午5時(英文)│ 9月28日下午4時(中文)。請事先以電話212-317-7357報名。


展覽介紹

1949年夏天,國共和談破裂,同年5月19日,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為「確保台灣之安定,俾能有助於戡亂工作的最後成功」,於是布告自5月20日起全台戒嚴。自此長達38年,憲法中原本保障的人身自由、居住遷徙自由、意見自由、秘密通訊自由及集會結社自由等,成為虛文。

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權法治思想普及的推助下,各種社會運動以及對威權體制的反彈聲浪不斷湧現;1980年代中期島內出現要求徹底解嚴的運動,終而讓蔣經國總統宣告自7月15日淩晨起,解除在台灣本島、澎湖與其它附屬島嶼實施的戒嚴令。

「解嚴」(1987)是台灣社會發展走向民主開放的轉捩點,今年適逢台灣解嚴三十週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特別策劃「歷史的暗影,與光」展覽,內容為解嚴前後(1986-1990初)的政治/社運攝影。在解嚴前後,社會面臨急遽轉型,隨著言論日益開放,以及如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政治抗爭、自立救濟等社會議題浮現、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1985)等,攝影鏡頭終於不再迴避,正式被納入社會改革行動的一環。1980年代與黨外雜誌配合的「政治攝影」是以政治事件、群眾造勢等為拍攝主題,並且訴求政治反對立場的批判性攝影。它以激情的影像語彙控訴國家暴力,成就了具體的政治行動與實踐,並且實現了台灣攝影之於政治改革的批判可能。照片,除了見證事件的發生,在政治法律層面也擔任蒐證的角色,是「在場」與「不在場」的證據。掌權者藉由紀實照片執行公權力,而受壓迫者亦憑藉著照片控訴受壓迫及不公正的處境,尋求平反與改變。機械之眼只負責紀錄影像,提問與詮釋來自拍攝者與被拍者的凝視。在「歷史的暗影,與光」展覽中,從政治人權、農工運動與環境保護等議題,展出見證解嚴前後的劉振祥、黃子明與許伯鑫所拍攝新聞攝影,以及「綠色小組」彌足珍貴的紀錄影片。

此外,1990年代數位相機普及以前,仍使用底片拍攝政治、社會改革運動的拍攝者,多半任職於中國時報系、聯合報系與自立報系及《人間》雜誌與一些黨外雜誌的攝影記者,例如:葉清芳、劉振祥、潘小俠、黃子明、許伯鑫、關曉榮、周慶輝、蔡明德、許村旭……等人。當時報社記者每日在拍攝新聞事件後,必需進入暗房顯影、定影,選出適當的影像沖放出照片交給報社編輯部,完成發稿。而1990年代媒體解禁後蓬勃發展,對影像的需求量大增,也提供攝影記者發表的空間。於是新聞攝影除如實清晰紀錄事件的畫面外,有些攝影者則更進一步以粗顆粒、高反差、甚至失焦、晃動的影像,傳達現場衝突與激情的真實況味,如葉清芳曾在中國時報發表的議院打架的照片。解嚴前後誕生的政治攝影,除了體現人道關懷與社會正義的價值觀外,社運中的激情及配合活動製作道具、行動劇、並作曲編舞,如「黑名單返鄉」運動中,台獨聯盟郭倍宏從美國返台演講為躲避情治人員逮捕所使用的「黑面具」,不僅擴張了報導攝影在美學上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示威抗議的活動本身甚至可視為是以生命進行的行為藝術,進而邁向當代藝術的範疇。

藝術家簡介

劉振祥

1963年生於台灣台北。1986 年進入《時報新聞週刊》,1988 年擔任自立報系《台北人》月刊攝影主編,後升為自立早報攝影主任,同年舉辦第二次個展「解嚴前後」。在自立7年間,以鏡頭見證解嚴前後的一次次街頭運動,為台灣的民主轉型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1987年起開始參與雲門舞集的攝影工作至今,並為國內大小表演團隊劇照操刀。1993年離開自立,成立工作室,曾負責侯孝賢《戀戀風塵》、楊德昌《恐怖份子》及鍾孟宏所有電影長片劇照拍攝。2010年為第33屆吳三連獎藝術獎攝影類得主。

黃子明

1960年生於台灣台南,1982年畢業於國立藝專,1984年退伍後從事美術設計工作,隔年轉任哈佛企管顧問公司「突破管理」雜誌專任攝影,直到1988年報禁開放,進入自立報系,擔任早晚報攝影記者;同年中時晚報成立,入中時報系任攝影記者至今,現為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擔任新聞攝影記者近三十載,曾經歷解嚴前後台灣重大政經文化社會運動等事件。

許伯鑫

1959年生,1988至1995年擔任自立晚報攝影記者,期間為台灣街頭運動留下重要影像紀錄。投入平面新聞攝影多年之後,重返校園鑽研聲音及影像紀錄,2000年取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並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影像聚焦台灣農村文化、民間信仰、社會議題等。現為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兼任輔大影像專題製作講師。

綠色小組

1986年成立,以記錄社會運動為主之攝影團體,1990年解散。成員不固定,大致維持3-5人,成軍期間留下大量影像紀錄,交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管理,並成立「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近年陸續將作品建檔修復、數位化,並重新剪輯公開播映,2014年獲頒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