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導與贊助,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辦的「繁衍、祈福與保護-臺灣與亞洲育兒文化巡禮」,自7月29日起至9月20日在紐約臺灣書院展出。歡迎對背兒帶文物與風俗有興趣之民眾前往欣賞。
開幕茶會定於8月6日星期四下午3時開始,在紐約臺灣書院展出舉行。
背兒帶,古稱「襁褓」,又稱小孩「背帶」或「背扇」,是背負、繫綁和包裹幼兒時,使用的寬帶和被子。功能上,背兒帶解放照顧者的雙手,使其能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料的需求;同時,背負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感。背兒帶的製作過程需要投注大量精緻的手工和專注力,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社會間,是女孩展示自己精湛手藝的機會之一,每年農曆三月,許多西南少數民族的節慶,可以看見會場上各式圖案與設計各異的女紅織品紛紛出籠,背兒帶則是女紅的重點,比手藝的較勁意味濃厚。臺灣閩式的背兒帶,由一條幾百公分長、棉布做成的背巾和長方形的蒙被組成,天熱時單以背巾繫於後背,天冷時外頭再蓋上蒙被保暖。台灣原住民的傳統襁褓,為一塊素帛或織花披巾,攀越山峰時也用藤簍來揹小孩。
在臺灣物資貧乏的年代,為完成一件五彩蒙被,多利用裁衣服剩下的毛尼花布,將碎布剪成三角形,配搭成色,最後才拼縫成花。據說,這種向親友索碎布的習慣,類似索碎銀打百家鎖的風俗,代表新生兒「福納百家」。住在苗栗象鼻部落、研究泰雅傳統織藝的尤瑪達陸說:「泰雅人相信,人的一生和 織布一樣,是個連續不斷的圓,每個階段都有一塊布相對應。嬰兒出生,外婆會送來一塊襁褓布,到了快要辭世前,會先為自己備妥裹身的布料。」
本展特別展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的臺灣閩式、原住民及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文物,讓當地觀眾認識各族群從其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禮俗及美感經驗,發展出不同的型制與特色的背兒帶,體會從「母子臍帶」到「背兒育幼」,貫穿其中關於繁衍、祈福與保護的共同精神,並理解臺灣蘊含的不同族群與對多樣文化的包容性。
展覽訊息
展覽名稱:「繁衍、祈福與保護-臺灣與亞洲育兒文化巡禮」
日期與時間: 2015年07月29日 至09月20日,周一至周五早上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展場地址:紐約臺灣書院,1 East 4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7
新聞聯絡人: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周彥璋yenchou@tpecc.org
網址:tccny.moc.gov.tw
臉書:www.facebook.com/tpe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