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8 TIDF重磅單元美東再現 「想像式前衛:台灣1960s的電影實驗」十月登場

  • 發佈日期:2018-10-02

一九六零年代的台灣文藝青年心繫什麼?半世紀前的前衛是什麼模樣?當年的藝術實驗如何影響著今天的藝文界?

 

今年五月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TIDF)首度亮相,場場爆滿、並廣受國際專業電影期刊關注議論的台灣切片單元「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即將於1017日至21日在費城國際之家光箱電影中心(Lightbox Film Center)、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s)美東兩大老字號電影藝術機構再現,策展人林木材並將來美為觀眾介紹這個專題誕生的始末。此次專題涵蓋15部短片、兩部劇情長片,絕大多數是從未在海外曝光過的珍貴影像,影迷們千萬別錯握!

 

一九六零年代的台灣政治環境仍威權壓抑,資訊因管制而無法自由流通,電影市場由量產的台語片、「健康寫實」文藝片主導,但仍有一群文藝青年,在無法親睹西方前衛藝術作品的情況下,藉由大量翻譯介紹西方的戲劇和電影追趕著歐美先進的腳步,同時也把對西方前衛的想像化為具體行動,著手進行自己的藝術實驗。

 

今年的TIDF策展團隊耗時一年半,探索考據半世紀前台灣一群熱血藝文青年的行動和創作,除了訪問當年直接間接參與這場運動的藝術家們(目前均已七、八十歲),也詳細檢索翻閱當年以翻譯介紹西方最新藝術理念及哲學思想為旨的《劇場雜誌》,更把線索延伸到海外,聯繫當年與台灣往來的香港、西方藝文界人士,一一拼湊線索後,終於描繪出一九六零年代藝術實驗的輪廓。

 

尋找並修復這一批半世紀來不曾曝光的影像作品已屬不易,TIDF策展團隊進一步考證確認當年曾經發表過,但如今已佚失的15部作品,加總起來,共整理出34部曾經在一九六零年代發表過的實驗影像作品。

 

「這些作品,以狹義的電影類型來區分的話,可以說有動畫、劇情式紀錄片、紀錄片、劇情片、錄像、實驗電影,其多樣性難以以單一名詞歸納。但從抽象角度來看,他們就是一股爆發的影像創作能量,與世界上其他電影運動類似,都具備高度的原創精神及先鋒性格,不屈就體制、勇於叛逆及與時代對話,在一九六零年代的特殊時空下,也可看作是當時現實的某種折射」,策展人林木才為這批作品的歷史意義做了詮釋。他說,這些失蹤影片雖然「看不見」,即便僅是曇花一現,但就意義與精神上,應是這34部影片,共同組成了這個名為「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的單元。

 

林木材認為,集體的呈現,說明了當時這股「電影浪潮」確實存在,是屬於青年的電影運動,也是屬於電影的實驗運動,作品們展現的多樣性,敲打著電影定義的邊界,也臨摹出屬於台灣的「現代電影」草圖。這些作品的重新出土與問世,將可與咸被認為充滿「現代/前衛/實驗」精神的一九六零年代文藝風潮進行對話與補充,並填補電影史的空白。

 

「想像式前衛:台灣1960s的電影實驗」專題共分成五個單元,各單元的內容簡介如下:


  • 單元A1963-66陳耀圻的短片習作
    陳耀圻1938年生於四川成都,1945年隨父母來台。陳耀圻在台就讀成大建築系一年後遷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並取得後者電影碩士學位,《劉必稼》為其畢業作品。之後返台發展電影事業,執導多部劇情長片,其中《追求追求》、《蒂蒂日記》分別獲19771978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本單元包含四部陳耀圻的短片作品:1. 后羿(1963,5min 16mm-to-digital)
    手工動畫片,從故事、劇本、人物設計皆由導演獨立完成。美國兒童英語口白搭配東方方格繪圖,趣味橫生。本片與《上山》、《劉必稼》一起在1967年「文學季刊」主辦的發表會上首次在台曝光。

    2. 年去年來(196611min16mm-to-digital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3. 上山(196619min16mm-to-digital)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共同至五指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全片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是該中心首部自主修復的電影。

    4. 劉必稼(196727min16mm-to-digital)
    主角是老家在湖南,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劉必稼。天色在山巒間微亮時,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導演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本片1960年代在台播映,引起藝文界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 單元B1960s短片集
    本單元呈現五位藝術界要角的影像作品,包括台灣首位赴義大利研習電影的導演白景瑞、畫家韓湘凝、攝影家莊靈與張照堂、設計家龍思良。當年的前衛藝術實驗運動雖短暫,這些人之後分在各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本單元的作品部分以默片形式拍攝,部分聲軌已損壞,今年五月在TIDF放映時由音樂人林強、聲音藝術家澎葉生進行現場配樂,此次美國兩合作機構延續此一構想,費城光箱電影中心將邀請當地聲響藝術家Jeff ZeiglerSarah Schimeneck於放映時進行現場音樂演出,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則邀請知名台裔聲響藝術家C. Spencer Yeh策劃及擔綱聲響演出。

    1. 台北之晨(白景瑞,196420min35mm-to-digital)
    導演甫從義大利學成歸國的初試啼聲之作。黑夜中霓虹光漸被晨光點點吞下,吐出城市黎明,日光打開鏡頭視野,行跡穿過1960年代台北的公園、教堂、市集、紡織廠、電信局等地,順著鐵馬送報生拋擲出的日報,進入白領小家庭的早晨時光。

    2. 今日開幕(韓湘寧,19654min8mm-to-digital)
    野柳海邊的沙灘上,一具無首人形擱淺,遭潮水反覆沖刷拍打,在沙灘上滾動著,無首軀體擺現各式姿態,在海天齊一的空間中伸展著,不斷生成出如雕塑般造型,而潮起潮落的間隙間,亦物亦人的女體來回閃現,直到雙手伸出,人形脫離了虛空,受到了洗滌。

    3. 跑(韓湘寧,19665min8mm)
    1966
    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4. 延(莊靈,196614min16mm-to-digital)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5. 赤子(莊靈,19678min16mm-to-digital)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6. 現代詩展
    /1966 (張照堂,196612min8mm-to-digital
    1966
    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問世,彌足珍貴。

    7. 過節 (龍思良,19678min8mm-to-digit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釐米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 單元C1960s 短片集
    本單元包含五部短片,創作者直接、間接參與了台灣1960年代的藝術實驗。當年的「劇場雜誌」不只譯介西方藝術新作,也提供藝術家發表創作的平台。澳門出生的香港知名影評羅卡、香港知名作家西西當年均曾擔任「劇場雜誌」編輯,兩人當時創作的實驗影像將在本單元呈現。美國獨立影像工作者Tom Davenport當年在台學習中文,並受國家地理雜誌委託拍攝影片。最後兩部作品則與當年的「劇場雜誌」及藝術實驗運動核心人物黃華成有關。黃的影像作品全數佚失,《實驗002》是1994年一場座談會的側拍,出席的黃放映了他1967年的創作「實驗002」,此一間接紀錄讓我們得以一窺他的作品樣貌。《先知》則是台灣藝術新銳蘇育賢再現黃華成當年同名實驗劇場作品的錄像創作。

    1. 全線(羅卡,196919min16mm-to-digital)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2. 銀河系(西西,19682min16mm-to-DigiBeta)
    時任「劇場雜誌」第九期編輯的知名作家西西,因兄長在新聞台工作而得到許多廢棄的新聞片膠卷,她重新剪輯這些影像與聲音,明星、教皇等人被拼在一起,成為一部剪貼電影,也成為時代的另類紀錄。

    3. 太極拳(Tom Davenport196910min16mm-to-digital)
    1960
    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台灣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全片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4. 實驗0021994側錄帶,39 minVHS-to-digital)
    1994
    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5. 先知(蘇育賢,201620 minDCP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夫妻對話為主軸,男女主角坐在觀眾席,舞台只有光影與不時因滑輪移動而開闔的布幕。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未採納編劇的構想,演員回到舞台,台上的機具動作也被取消。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原場地耕莘文教院,重新依照黃華成的構想演繹這部作品。

 

  • 單元D:上山 (短片)+ 不敢跟你講(劇情長片)
    牟敦芾1941年生於中國山東,1949年因國共內戰遷移至台灣,曾經宣告「如果不當導演,情願死了」的他,畢業後在台灣所拍攝的兩部劇情長片《不敢跟你講》(1969)、《跑道終點》(1970)均因故無法上映,牟此後在海外遊歷數年,續轉往香港發展,創作風格也丕變,作品以暴力情色著稱。牟敦芾在台灣拍攝的唯二兩部劇情長片在塵封將近半世紀後,今年在TIDF公映後,觀眾、影評一致為該片的強烈個人美學風格、純熟技術及清新寫實風格感到驚艷,甚有電影研究者認為當年影片若得以公映,或牟續留台灣發展,台灣電影樣貌將有所不同。

    不敢跟你講(牟敦芾,196978min35-to-digital)
    某位學生因父親欠了賭債,晚上瞞著父親偷偷打工賺錢,因故在課堂上頻打瞌睡,國小老師(歸亞蕾飾)介入調查,引發一連串的家庭風暴。當年上映時遭受議論,片尾詭異的升學鏡頭透露政宣痕跡。本片為導演自國立藝專畢業後首部作品,現存之唯一膠卷拷貝其中一本已佚失。

    同場加映:
    上山(陳耀圻,196619min16mm-to-digital)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共同至五指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還在國立藝專就讀的牟敦芾,則宣告「如果不當導演,情願死了。」透過這部短片,一起感受當年懷抱電影夢想的牟創作「不敢跟你講」的心情。


  • 單元E:跑道終點 (劇情長片)
    跑道終點(牟敦芾,197091min35mm-to-digital)
    小彤與永勝兩人鎮日玩鬧在一起,形影不離,而永勝在練跑時意外猝死,讓在場的小彤悲痛自責,雙方家人的不諒解及失去摯友的孤寂迫使他走入黑暗。傳言本片因影射同志情誼、意識形態等因素,拍攝完成後遭禁演。影片部分情節令人聯想到陳映真的小說《麵攤》。導演在拍完此片後離開台灣,遊歷海外數年後轉往香港發展。


放映地點及場次資訊

Lightbox Film Center (3701 Chestnust St., Philadelphia, PA 19104)
Wed., Oct. 17  7pm  Program A + B (Program B with live score performance by Jeff Zeigler and Sarah Schimeneck)
Thu., Oct. 18  7pm  Program D
Fri. Oct. 19  6pm  Program C
Fri. Oct. 19  8pm  Program E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32 2nd Ave., New York, NY 10003)
Fri., Oct. 19  7:45pm  Program A
Sat., Oct.20  5:30pm  Program C
Sat., Oct.20  8:00pm  Program D
Sun., Oct. 21 5:15pm  Program E
Sun., Oct. 21 8:00pm  Program B (with live musical performance by C. Spencer 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