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亞洲女性藝術家聯展:潮浪之間 柯念璞策展探索反思亞洲及太平洋島嶼洋流文化

  • 發佈日期:2023-10-09

/001/Upload/482/relpic/10796/181767/e51bfd96-32f5-4673-b4e5-077ecb924557.jpg


齊唱:潮浪之間」展覽(Singing in Unison, Part 8: Between Waves)從10月7日起在紐約布魯克林新創基地工業城(Industry City)展出為期三個月。這是由策展人柯念璞一手策畫,邀請17位亞洲及太平洋島嶼藝術家作品,其中包括張恩滿、劉玗、王虹凱、陳瀅如、蘇郁心等5位臺灣當代創作者,以裝置、錄像及聲音作品,對於亞洲戰爭歷史、島嶼、性別政治,反思生態主義與跨國洋流文化。出席10月7日開幕之夜超過百人,包括雕塑家Ursula von Rydingsvard,紐約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Alexander Nagel、電影工作者Ericka Beckman、視覺藝術家Raymond Foye、詩人Carmen Giménez、演員Matt Dillon、布魯克林鐵路創辦人Phong Bui等藝文人士均到場支持。


策展人柯念璞去年經文化部選送2022年至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International Studio and Curatorial Program)駐村,積極與紐約當地藝文機構交流洽談,促成串聯亞洲女性藝術家赴紐約聯展。在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與紐約重要藝文機構布魯克林鐵路(Brooklyn Rail)共同合作支持下,集結17位來自臺灣、日本、菲律賓、婆羅洲、濟州島、夏威夷群島、薩摩亞和紐西蘭的女性藝術家,展示藝術實踐、文化翻譯和詩歌寫作


5位臺灣藝術家帶來精采作品,追溯歷史、島嶼和海洋之間的深刻連結。張恩滿的《蝸牛樂園》藉由外來物種非洲大蝸牛,啟動藝術家對臺灣土地與原民身分認同的探尋旅程;劉玗《Salvation Mountain》以美國西部與臺灣金九的淘金熱為背景,讓觀眾透過錄像貼近歷史;王虹凱《Borom》則以韓日詩人金時鐘 1949 年從濟州島逃亡到日本的旅程為出發點,試圖創造一個關於風動的推測曲目;陳瀅如以《屠學錶》透過神秘學的角度,結合占星與天文科學的方法,重新檢視研究近代亞洲政治清算與屠殺事件;蘇郁心的《Particular Waters》以台積電製造先進半導體為起點,從水和規模的角度強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及生態系統的複雜性。 


「潮浪之間」綜觀亞洲各島嶼國家從歷史、海洋神話及故事記載,面臨殖民主義、冷戰、軍國主義、戰爭和生態災難所造成的共同創傷,許多地區仍持續經歷軍事化的變遷。藝術家在各自島嶼上為了實現傳統與現代思維的共存,透過作品來應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相互衝突的社會價值觀。


本次合作夥伴布魯克林鐵路是紐約指標性的藝術機構,除出版藝術人文刊物《The Rail》,透過大學、畫廊、博物館、書店等通路免費發送,也會舉辦藝術展覽、講座、電影放映、音樂、舞蹈表演等藝文活動。「潮浪之間」是布魯克林鐵路策展計畫(Rail Curatorial Projects)「齊唱」系列展的第八部,也是首度展出全部來自亞洲藝術家作品的展覽。


展覽場地位於布魯克林工業城佔地35英畝共有16棟建築,從2010年起發展新創基地,匯聚設計家、新創事業、畫廊、藝術中心和休閒空間,打造紐約藝術創意經濟的生態系。


更多展覽內容詳見:https://singing-in-unison.brooklynrail.org/


《齊唱 - 潮浪之間》(Singing in Unison, Part 8: Between Waves)

展出地點:工業城(Industry City)(900 Third Avenue, Brooklyn, NY 11232)

展出時間:2023年10月7日-2024年1月12日|免費入場

               週二至週日|11:00am - 6:00 pm



【策展人介紹】

柯念璞 (Alice, Nien-pu Ko)

策展人及研究者,自2010年代至今策劃關注亞洲現代和當代歷史、民族國家和殖民主義問題的展覽,討論藝術如何創造一個調解空間,重新評估不同的歷史,並透過不同的審美形式勾勒不同的譜系和感知模式,2022年獲文化部選送美國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駐村策展人。

曾任職高雄市立美術館擔任助理策展人,策展經歷包括《泛.南.島藝術祭》(2021)、《黑盒—幻魅於形:湯尼j奧斯勒》(2021) 偕同策展、《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2019) 高雄展策展團隊,其中2018年策劃之典藏主題展《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獲第17屆臺新藝術獎提名。

柯念璞亦曾擔任東京Tokyo Wonder Site駐村策展人,策展《旗、越境者k無法地l》(2016)。相關策展包括《家國之外─原鄉裡的異鄉人》(2015,臺南齁空間)、《逆棲─都市邊緣中的對話與重建:香港、大阪與臺灣三地聯展》(2013,臺北鳳甲美術館)。相關策展實踐及研究曾於荷蘭萊頓國際亞洲學者會議(2019)、日本東京《赤道之後的臺灣製造:蔡明亮‧當代臺灣馬華影像與藝術、文學」學術研討會》(2019)及香港/深圳建築雙城雙年展(2014)等發表。


【臺灣藝術家介紹】

張恩滿:在影像、雕塑和計畫性創作之間工作。長期關注臺灣原住民族如何在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中協調和處理其自身於文化、社會及基本生存之間的狀態,並以此基礎去挖掘缺失的歷史、以及外推廓繪世界的樣貌,寄望發掘藝術可以去轉化的力量。曾於臺北、溫哥華、洛杉磯舉辦個展,作品曾於龐畢度中心COSMOPOLIS #2、新加坡雙年展、加德滿都三年展、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等國際大型展會展出。

 劉玗:以隱匿在社會結構下的族群作為研究主題發展系列作品。從這些族群的存在,對照出當下社會或歷史結構中的時間切面,將我們日常熟悉嚴謹的體制、科學方法做一種模糊分界的重組工作,作品涵蓋錄像、裝置、文字等多種形式。曾於臺北鳳甲美術館、關渡美術館舉辦個展,並參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香港牛棚藝術村、首爾Arko Art Center、Tokyo Wonder Site等藝術計畫和聯展。劉玗曾入圍臺新藝術獎,亦獲臺北美術獎優選,並先後於洛杉磯和印尼駐村。

陳瀅如:透過宇宙學系統,利用占星學、神聖幾何、鍊金術等符號,來詮釋社會、歷史中的權力結構,例如人類行為、民族國家主義、國家暴力、烏托邦思維與集體意識等議題。近期也透過靈修與薩滿,實踐探索意識的無限可能性。曾參與展覽與影展包括臺北雙年展,烏拉爾當代藝術工業雙年展、鹿特丹國際影展、柏林超媒體藝術節,利物浦雙年展、雪梨雙年展、柏林影展等。2010–2011年獲選為荷蘭皇家國際藝術學院駐村藝術家,2016年受邀於舊金山卡帝斯特(KADIST)駐村及舉辦個展。

蘇郁心:創作散文電影、錄像裝置及藝術研究,反映技術、生態和人類與非人類交會的批判基礎設施的探究,聚焦於製圖、操作性攝影和地理知識的技術生產。曾參與展覽包含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釜山現代美術館、臺北雙年展、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京都藝術中心、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柏林世界文化宮、阿根廷胡寧市當代藝術館等,並曾獲西班牙LOOP Barcelona Discover優選。 

王虹凱:創作關注殖民與離散的勞動歷史,透過「聽」的政治,探討權力、生存經歷和歷史交錯點上,被遮蔽、排除或消失的知識和實踐,以表演、聲音、工作坊、裝置、出版等形式,實驗不同的聆聽與聚集模式,探觸時空交錯中欲望生成、共存想像和知識維度之間複雜與多變的關係。近期展覽計畫包含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美術館廣播電臺、加拿大溫哥華Art Speak藝術中心、美國舊金山Kadist與The Lab等;曾於2019亞洲雙年展、美國紐約雕塑藝術中心、第14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參與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