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第一波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展紐約登場 馬躍比吼與紐約觀眾討論熱烈

  • 發佈日期:2023-03-13

臺灣紀錄片影史上第一波原住民族電影登上紐約大螢幕。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工作者馬躍・比吼(Mayaw Biho)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紀錄片組策展人鍾佩樺,今(13)日出席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舉辦的記者會。馬躍・比吼表示,從前原住民族都是被別人拍,這次在紐約展出的影片,是原住民族第一次拿起攝影機,自己成為拍攝的人。原住民族用紀錄片表達批判與自由的聲音,推動社會交流與對話,使社會的改變成為可能。


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合辦「臺灣1994-2000年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展」(Indigenous with a Capital 'I': Taiwan Indigenous Documentaries from 1994 to 2000),展期自2023年3月10日至3月14日,馬躍・比吼及鍾佩樺連日出席3場映後座談,暢談臺灣原住民電影現象以及相關社會議題,13日上午11時在紐文中心與記者分享此次紐約參展的觀察。


本影展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策劃,於2021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灣切片」單元首次展出。鍾佩樺表示,「臺灣切片」單元的策展理念是以不同於主流的多元角度,回顧臺灣紀錄片影史。總策展人林木材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9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音樂卡帶,觸發他思考蒐集9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策展團隊於是自2019年起展開田野調查,蒐集當時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工作者名單,透過各種管道與其聯繫,蒐集散落四處、塵封多年的影像紀錄,並將之數位化,加上中英文字幕。


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史可追溯自1994年,當時臺灣公共電視籌備處規劃製作「原住民新聞雜誌」節目,對外招募並訓練一批原住民族記者。此外,當時的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社區整體營造政策,補助全景印象工作室辦理「地方紀錄攝影培訓計畫」開放有興趣的民眾申請,其中約有15名原住民族學員,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課程內容不只是教導記錄攝影的技術,也包含紀錄片工作倫理、各國紀錄片觀摩與社會議題討論。這些影像是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許多影像在結訓成果發表後,再也沒有機會被看見,全部都是珍貴的史料。


這些作品在2021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次集結展出,以原住民族觀點,紀錄他們迫切關注的土地問題、文化流失、身分認同、工作權,這是紀錄片影史上重要的一刻。馬躍・比吼表示,這些早期的影像紀錄一方面重現當時的歷史,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很少看到的角度。從原住民族的觀點、從內部的視角觀察,說自己想說的話,有別於過往以原住民族為被拍攝的客體,呈現僵化、刻板的印象。紐約是肯認獨立精神、多元族群兼容並蓄的城市,今日到紐約放映重現,也讓原住民族紀錄片的影響力從臺灣擴大到海外。


馬躍・比吼也分享與美國觀眾互動點滴。他說,現場的觀眾有在美國讀書的臺灣阿美族原住民,也有遠從芝加哥趕來紐約、帶著行李箱進場的臺灣留學生,每一場都來看;也有觀眾表示,在看影片之前從來不知道臺灣,因為對原住民議題有興趣而參與,看完影片非常感動,因為她的祖國也曾經被外族統治長達800年。此外,馬躍・比吼曾經在20年前受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資助到紐約駐村6個月,那是影響他之後拍片觀點的關鍵期。當時認識的美國印地安人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館員,也因為得知有此影展特地來到現場,令他十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