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3位工藝師進駐紐約設計藝術博物館(MAD)展現台灣工藝之美

  • 發佈日期:2011-09-21

駐館創作每日開放工作室時間:2011年9月13日至18日
每天10:30 am 至1:20pm,下午2:30pm~5:00pm(9月15日週四晚間6:00pm-8:30pm)
駐館創作地點:2 Columbus Circle, New York, NY 10019 ,MAD設計藝術博物館

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並為促進國際對台灣工藝之認識,本中心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辦,與美國紐約設計藝術博物館(MAD)進行合作交流計畫,安排3位台灣優秀工藝師進駐MAD六樓之Open Studios於9月13日到9月18日進行短期駐館創作,藉由開放工作室駐館創作與民眾互動來推廣台灣工藝文化。

此次參與駐館計畫的工藝師與駐館活動有三位:

一、雕塑家陳芍伊(Chen, Shao-Yi):
年輕代的陶藝家陳芍伊曾有豐富赴美駐村創作的經驗,2010 赴南卡羅萊大學駐村、2009取得緬因州Haystack Craft School全額獎學金並駐村。

她的陶藝特色為結合動畫,作品嘗試表達人和人間的情感曖昧及顯而不見的諷刺。利用錄像裝置以即時的定格拍攝,記錄陶土在尚未乾燥、可變性高時,一連串具有敘事性的組合,觀者可以透過陶瓷上的繪畫去閱讀單一件陶瓷作品,也可以藉由影像去理解工藝創作經由呈現手法不同而有新的視覺語彙。錄像作品不僅可以保存於館內也可運送至其他地區,並以此作品做為工藝與設計結合的範例。

二、木雕工藝師范揚武
位於台灣新竹縣北埔鄉SMANGUS意念工房馳名台灣,該工房工藝家范揚武(Fan,Yang-Wu)帶著具有強烈原鄉土地情感的木家具遠渡重洋,至此只為了展現台灣原木家具獨特的美學與精神境界。他說:「作品其實躲在每塊木頭裡都有一隱藏之生命,我要做的事,就是把它釋放出來。每一次做一張椅子,都會從質材本身開始尋找靈感,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生命痕跡,看著木頭腦袋就開始奔騰,有時想到山川,有時飄到奇石,也許有一種布列松說的決定性瞬間吧。這時候,一把大鏈鋸揮下,絞盡腦汁的過程就略微可以看到雛形了,接下來是小鏈鋸上場表演的時候了,幾次來回飛舞,一個直覺,一個造型就乎之欲出了。」范揚武的創作幾乎就像上乘武功無招無式,但又有豐厚的內功美學。一件件木家具似乎由他舞動的雙手下一一成形。

三、竹編藝術家蘇素任(Su,Su-Jen):
蘇素任(Su,Su-Jen)從事竹編技藝17年,有豐富的傳統竹編經驗,近年來更與設計師合作開發出各種形式的家具。作品分別於2008年法國秋季傢飾展Maison & Object 獲最佳心動獎,2009年獲選德國紅點設計獎。此次駐站活動將會現場編織完成燈具作品,並帶領參觀民眾體驗竹編。

新聞聯絡人: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劉忠耿秘書,
電話:212-697-6188#2, e-mail: Philip@tpec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