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不止》陳張莉2012紐約個展

  • 發佈日期:2012-05-16

策展人|陳韋晴Joanne W. Chen

展期|2012年5月11日 – 6月29日

地點|紐約伊勢藝術基金會(ISE CULTURAL FOUNDATION)

555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12

開幕|2012年5月11日(五) 18:00PM – 20:00PM


主辦單位|紐約伊勢藝術基金會(ISE CULTURAL FOUNDATION)

執行單位|紐約inCube Arts藝術組織

贊助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台北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非畫廊、忠泰生活開發


講座|2012年5月26日(六) 16:00PM – 17:30PM

與談人|Jonathan Goodman(藝評家、美國Art in America雜誌特約編輯、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陳韋晴(獨立策展人、紐約inCube Arts 創辦人)


「偶爾,我體會到自己像一束常動的水流,這些水流,像一個人生命中的各項主題,在清醒時刻流動著,他們可能不合常情,可能格格不入,但至少他們流動不居,有其時、有其地,形成林林總總奇怪的結合在運動,這是一種自由,我生命裡有這麼多不和諧音,已學會偏愛不要那麼處處人地皆宜,寧取格格不入。」 -愛德華.薩依德 Edward W. Said 《鄉關何處Out of Place》


在地球村的生活狀態下,「家鄉」已經不是用區域來定義,如同受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藝術家一樣,已無法用「國籍」來定義,除了自我性格的存在之外,其生命的本質流動不止。許多人重視固態的自我意象,來自於社會對人之所存在的基本認知,而流動性的碰撞、移動、交織、融合如同都市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亦如同藝術家創作的過程。在生命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如何「飄移」,飄移在城市之中、國界之中;亦在飄移之中學習如何自處、如何和陌生人共處;不只需要自我認知、有時又要自我疏離,在將陌生人拉近與保持距離之間不斷的拉鋸。一般被定義為負面的名詞如:漂浮、不安、矛盾、疑惑、分歧,是不可抗拒的存在於生活體驗之中,亦如同創作過程中需要反覆咀嚼這些負面能量,將其轉化成新的體驗力量。在流動的社會中生存,「不斷游移」已是本命,就算安身於不動的城市之中,生命的本質其實流動不止;多數人不願體會的「游子不安」情緒,卻是藝術創作者力量的來源,若說瘋狂也行、自虐也罷,孤獨體驗與藝術創作是無法分離的相扣著,而體驗這過程的痛快也不是文字可以言喻。


抽象繪畫對陳張莉而言是繪畫「心境」,由於心境的改變、它自然也有所不同,那是存在於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自然不同。抽象繪畫是一體多面的,觀看不同「人」與「時」而產生不同視覺與心靈意境,在畫面上虛實交錯而產生的冥想空間才是她想追尋並創造的空間。她的創作過程就如同進行一場淨身洗滌的儀式,在領悟自然、無為、心與道合一的過程與結果。中國哲學家老子與莊子的哲學與處世思想影響了她在創作思維上的發展,莊子提出「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才是「無為」。能做到「齊物」,便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亦是她精神所追求的解放境界。


她的創作概論含括:陰與陽、虛與實、動與靜、方與圓的對應法則,創作形式除平面繪畫、更涉及雕塑、裝置與錄像等媒材。自2004年黃山行體驗後,黑、白成為她創作的中心色彩,自2008年後她開始在亦冷靜、亦彭湃;可低調、可高調的黑白之間逐漸添加紅、綠等色調,宛如在一片寂靜之中注入跳躍的一抹靈氣。她擅在方正之間揮灑層層旋流,又在潑畫的動態之間突破方正的限制,作品《A Pound of Beams of Light》中的等邊立方體,每個獨立方塊皆是一個透光意境,在大量的重組之下再現史詩般的神聖冥想殿堂,細看此作,每個立方塊中呈現多層次的色彩交融美感,細膩又流暢;遠看此作,安然自得的氛圍自然衍生,宛如身處高處遙望遠景的抽象超然狀態。立體裝置《Underground Sea》以方圓之型對照陰與陽、原則對應機變之道理,隱喻方是做人之本,圓是處世之道的人生哲學,此作在黝黑的鐵板中鑲崁灰白渲染的樹脂,意旨在一片深海黑暗中找到一處充滿氣息的霧中仙境。


本展不止呈現陳張莉創作生涯中對生命本質的質疑以及切身體驗最直接的寫照,多年來在紐約、台北兩地之間游移;城與城、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既模糊又清晰的錯置,人生的路徑就如同創作的軌道 - 時而鮮明、時而不清,同義於作品視覺畫面上呈現的多層次空間,在液態色彩之間流動著曖昧不明的情緒。面對作品如同面對人生,無論是凝視其中或是晃然一霎,都不需強求,這是她自身文化體驗的感性形式,在不過於誇張、亦不含蓄之間呈現真誠的自然本性。


藝術家簡介

陳張莉(b.1944),台灣政治大學文學士、紐約布魯克林普拉特學院藝術碩士,長年居住於紐約與台北,在藝術養分充分的紐約自然養成對不同社會與文化敏銳的觀察力。作品展示於歐美與亞洲多國,展覽紀錄如:2010年【時間流】個展,關渡美術館,台灣;2010年【第七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中國,深圳;2008年【苦澀之美】個展,天理文化學院,美國,紐約;2003年【因子的再現】上海美術館,中國,上海;2006年【女性的語彙】林肯中心,寇克畫廊,美國,紐約以及【聯合沙龍大展】大皇宮,法國,巴黎…等。作品廣受國際藏家與知名美術館典藏,如: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以及紐約普拉特學院等。《不止》陳張莉個展為伊勢藝術基金會自1984年創辦以來,唯一以大型個展形式展現之台灣藝術家。

陳張莉個人官網:www.jennychen.info


策展人簡介

陳韋晴,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行銷系畢,現為紐約inCube Arts藝術組織創辦人、獨立策展人、典藏雜誌社以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特約記者、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監事。曾任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企宣總監、藝奇藝術授權文化(股)公司(artkey art licensing center)版權藝術部暨行銷部經理、知名企業廣告行銷部門藝術指導等。


統籌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期間(2007 - 2010),參訪多國藝文機構並執行眾多國際合作案,建立台灣與國際畫廊、美術館、基金會、非營利藝術組織等機構以及國際策展人之合作關係。曾策畫2007年「倫敦.呼喚 London Calling」展,巡迴台灣與中國兩地、2009年關渡美術館「Whatever It Takes」Joshua Balgos 個展,並協助執行台北市立美術館「迷宮中的朝聖—施工忠昊個展」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平行輸入—前駭客藝術」施工忠昊展區。藝術評論發表於各大藝術雜誌如:《典藏投資》、《典藏今藝術》、《藝術收藏+設計》、《藝外雜誌》以及《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電子報》。曾受邀擔任《藝術行政實務班 - 國際大型展覽結構分析》講師以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專家導覽,現居住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