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DANCE TAIPEI台北舞蹈-推出許芳宜、黃翊、周書毅、鄭宗龍4位台灣傑出編舞家作品

  • 發佈日期:2013-04-26

演出節目


許芳宜&藝術家 / 《出口》


黃翊工作室 / 《Fuel》


周先生與舞者們 / 《關於活著這件事》


鄭宗龍 / 《禮物》


演出時間


2013年5月5日星期日晚上7時30分 (演出後另有與編舞家之面對面講座)


2013年5月6日星期一晚上7時30分


演出地點


New York Live Arts / 219 West 19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購票


上網購買tickets.newyorklivearts.org


電話購買 (212-924-0077) 以及親至售票處購買,售票處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下午1時至晚上9時、周六與周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編舞家與演出節目介紹


 許芳宜 / 《出口》


 許芳宜,前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首席舞者,被譽為「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的傳人」,更獲歐洲《舞蹈雜誌》(Ballettanz magazine)讚譽為「傑出女舞蹈家」。2005年榮獲台灣總統頒贈「五等 景星勳章」。2007年獲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別),為有史以來最年輕受獎者。


曾合作團體包括瑪莎.葛蘭姆舞團、雲門舞集、蒙特布朗舞團(Monte/BrownDance Company)和Buglisi / Foreman Dance Company、Shen Wei Dance Art。2007年受邀到美國參與著名攝影師大衛.麥可雷克(David Michalek)的「Slow Dancing慢舞」計劃;同年成為紐約「巴瑞辛尼可夫舞蹈中心」首位亞洲駐村藝術家。


許芳宜合作藝術家包括:林懷民、艾略特•費爾德(Eliot Feld)、沈偉、阿喀郎•汗 (Akram Khan)、克理斯多福•惠爾敦(Christopher Wheeldon) 及舞蹈家溫蒂•韋倫 (Wendy Whelan)、桑吉加 (San Jijia)、阿索爾•巴頓 (Aszure Barton)、羅素•馬利分特 (Russell Maliphant)、譚元元等眾多才華洋溢的國際舞蹈家合作;也曾與世界級指揮家穆蒂(Riccardo Muti)合作歌劇《摩西與法老》。


2011年成立許芳宜&藝術家,現今持續與國際藝術家共同創作演出。


《出口》


《出口》是許芳宜首次在台灣公開的創作,特別為年輕舞者所編創的作品,於2012年10月在台灣國家劇院首演。許芳宜說,編舞靈感來自「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口」這句話,在這支舞作裡,舞者的顫動表現出企圖尋找生命出口的焦慮心情。不安的靈魂及不定的身體與未知猛烈的抗鬥,直到內心深處綻放信心與信仰的那一刻。此時才意識到,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口的。


黃翊 / 《Fuel》


極富潛力的年輕編舞家,編舞之外,錄像、攝影、裝置創作,都是他涉獵的領域。擅長結合層次豐富的影像與細膩的肢體展現,「在影像和舞蹈的穿梭中展示出深不可測的底蘊和舞蹈潛力,」是林懷民口中「可怕的孩子」。


現為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所研究生的黃翊,2004年首次編舞,以《自己》初試啼聲,獲得「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銀牌,同年應邀於兩廳院「新點子舞展」發表新作。2005年獲菁霖基金會獎學金赴美,於美國舞蹈節編作《Messed》,獲舞評家譽為「舞蹈節最佳舞作」。2007年由羅曼菲舞蹈獎助金補助的舞蹈影像作品《轉 - SPIN》,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推薦,應邀於法國 Enghien-Les-Bains Centre des Arts 國際科技藝術節演出。同年與驫舞劇場合作製作《速度》獲台新藝術獎。2010年以作品《低語》獲丹麥跨界連結舞團舉辦之第3屆國際編舞大賽第2名。


2008年起,應邀為雲門舞集2春鬥編作《身.音》、《流魚》、《浮動的房間》。


 FUEL


 FUEL是黃翊最新的作品,本次在亞洲文化協會50周年慶時於紐約首演。本支舞作探討身體與動作的可能性,黃翊希望為武術在現代舞蹈中找到一個新的平衡。以被稱為中國拳擊的散打為基礎,黃翊邀請舞者與前武術選手陳韋安一起演出本  創作。本次紐約首演當能帶給舞蹈領域一種新的舞蹈語彙。


周書毅 / 《關於活著這件事》


周書毅2003年開始獨立編舞的創作生涯,透過舞蹈直敘生活、社會、旅行及流浪時,所看見的情感,提出自己與環境的表演形貌「屬於我們的身體語彙」。曾赴紐約及巴黎等地進行駐村創作,作品亦多次擄獲國際舞蹈大賽肯定。2009年作品《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獲得英國表演藝術殿堂「沙德勒之井」劇院第一屆全球網路影片比賽首獎Sadler’s Well Global Dance Contest,2010年1月受邀於倫敦該劇院演出2場,同年10月獲紐約「秋季舞蹈藝術節」Fall For Dance Festival邀約演出2場。同年《從身體出發》榮獲丹麥Cross connection ballet編舞大賽銅牌。2011年成立【周先生】團隊,正式開啟與舞者們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未來計畫。


《關於活著這件事》


《關於活著這件事》,編舞家周書毅邀請視覺導演周東彥、視覺藝術家王仲堃、燈光設計師高一華及劇場服裝設計師林璟如,進行集體式的討論與思考,周書毅提出「光」作為創作的開端,感知環境和生命對於「光」的關係,使明暗流轉於抽 象和具象之間,像是日月運行,亦如同生活與生命的循環的關係。在集體討論之後,個別開始發揮所長創作兩盞獨特的燈光裝置,服裝思維和光線,結合身體文本,光影形塑一個虛實的空間。


周書毅表示,這支新的獨舞作品是對自我身體的再一次提問,給自己一個題目關於「活著」。因為我們都活著,所以才能一起享受那看見、聽見及感受到的一切;因為「光」可以讓我們繼續看見,假使我們看不見,我們至少還是會需要光亮,即便是心中的,或是活著基本的需要。看似沉重的寓意,其對於生命的省思,卻十足地清晰且紮根。


鄭宗龍 / 《禮物》


生於台北萬華的鄭宗龍,小時候就跟著家人四處擺攤、賣拖鞋;街頭活力和人生百態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泉源。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他曾任雲門舞集獨舞者,2002年開始創作,作品在歐美亞澳舞台演出,屢屢獲獎。2012年,鄭宗龍應林懷民之邀擔任雲門2助理藝術總監。


2006年起,他為雲門2編創了「莊嚴的笑話」、「變」、「牆」、「裂」、「樂」等作品。2010年擔任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跨年慶典」的執行導演。2011年獲「PAR表演藝術」雜誌選為「年度人物」。同年應享譽國際的電影導演蔡明亮之邀,跨界為蔡明亮的獨角戲「只有你」編排舞蹈。12月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前往紐約研習。


他的「牆」,2012年2月紐約首演後,紐約時報說:「『牆』為整晚節目劃上一個強烈的句號。身穿黑衣的舞者沿著舞台邊緣行進,隨著麥可‧高登音樂的脈動,變化出驚人繁複的隊形。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隨著舞者的服裝逐漸由黑轉白灰,鄭宗龍導入截然不同的動作語彙,輕盈巧轉,如芭蕾般優雅…舞者將舞句的內涵,舞得淋漓盡致,令人激動。」


鄭宗龍的雙人舞作品「狄德貝許」,2006年獲德國No Ballet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2011年作品「在路上」獲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羅馬編舞大賽「最佳團隊」,並獲得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


由國際策展人所組成的台新獎評審團表示:「『在路上』是當代編舞的絕佳範本。鄭宗龍的編舞技術成熟,融合東西方傳統,發展出豐富新穎的語彙,淋漓表達藝術理念。三位舞者演出的動作流暢有力,使人驚動,當代國際舞壇前所未見。鄭宗龍是國際舞蹈界新鮮而獨特的聲音。」


2013年10月,「在路上」將受邀前往紐約喬伊斯劇院演出。


《禮物》


《禮物》,由鄭宗龍獨舞,是鄭宗龍特別創作獻給亞洲文化協會50周年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