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談大體解剖 入選2018 MoMA紀錄片雙週影展

  • 發佈日期:2018-01-20

臺灣導演陳志漢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The Silent Teacher)入選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第17屆「紀錄片雙週影展」(Doc Fortnight 2018:MoMA’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Nonfiction Film and Media),將於2月16日在MoMA展開美國首映,這是臺灣繼2011年賀照緹《我愛高跟鞋》後再有作品入選該影展,也是本屆影展唯一入選華語片。導演將出席映後座談及兩場專題講座,與觀眾深入分享拍攝歷程。


該紀錄片探討生命議題,透過解剖課的「大體老師」家屬與醫學系學生的視角,帶領觀眾凝視死亡,並深入思考生命的意義。「大體老師」是對捐贈遺體作為醫學生解剖課使用的亡者的尊稱,影片記錄「大體老師」家屬的心路歷程,題材的特殊性與發人深省的生命故事,讓該片入選去年北美最大的「加拿大國際紀錄片影展」(Hot Docs)後,再次受到MoMA策展人青睞,將在「紀錄片雙週影展」期間與美國觀眾見面。


製片李孟津表示,該片在加拿大放映時,許多外國觀眾觀後深受衝擊與啟發,對於臺灣尊敬大體老師的做法非常佩服,認為是西方文化需要學習之處。在倫敦放映時,也有觀眾分享,在英國大體老師與其家屬很少有片中呈現的親近互動,使用大體的醫學生也對大體捐贈背後的人文關懷趨於異化,這部片不但讓他們學到生命的一課,也讓他們深受感動。


導演陳志漢除出席2月16日在MoMA的映後座談,並將在16日、17日晚間受大紐約區臺灣同鄉會、北澤西同鄉會邀請,在紐約與紐澤西進行兩場專題講座,與觀眾分享該片創作歷程,以及如何透過影片直探華人文化中的生死禁忌,與大眾溝通生命存在的意義。


MoMA「紀錄片雙週影展」每年選映來自世界各地、挑戰既有認知與傳統紀錄片形式的非劇情片,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17屆。本屆影展將於2月15日至26日舉行,放映來自美、法、墨、荷、巴西、秘魯、南非、剛果等國,及甫於去年過世《沉默的羔羊》名導演Jonathan Demme紀錄片作品。陳志漢的《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將於2月16日下午4時放映,詳情請上MoMA網站https://www.moma.org/calendar/events/4018?locale=en查詢。


電影放映資訊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heater 2) (11 West 53 Street, Manhattan)
時間:2018年2月16日(週五)下午4:00
片長:73分鐘
語言: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簡介:游泳教練林惠宗專程從嘉義開車北上,到輔大醫學院看他結縭23載的太太徐玉娥女士。有時候他只是看著太太,什麼也沒講。有時候他報告生活瑣事:「孩子們和我都還好,妳放心。」這樣的事一年之內他幾乎每個月都去做。直到這次,林惠宗再也壓抑不住,過去沒有把握機會或不懂得表達的,愧疚、遺憾、思念,都隨著決堤的淚水傾瀉而出。因為,徐玉娥是具大體老師,下星期就要被送上解剖台,這是林惠宗最後一次機會對著「完整的」老婆說話……《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不是一部宣傳捐贈大體的紀錄片,導演陳志漢帶領觀眾深入解剖課,凝視死亡,但還活著的人才是鏡頭關注的焦點,他們的感情、他們的領悟,告訴我們人生還是會繼續,謝謝大體老師,更感謝所有那些認真活著的生命。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陳志漢導演專題講座資訊

第一場
時間:2018年2月16日(週五)晚上7:30
地點:WeWork Time Sq (1460 Broadway, New York, NY)
主辦單位:大紐約區臺灣同鄉會


第二場

本場專題講座因不可預期因素臨時取消,如造成不便,尚祈見諒)

時間:2018年2月17日(週六)晚上7:30
地點:Fair Lawn Community Church (10-10 Maxwell Place, Fair Lawn, NJ)
主辦單位:北澤西同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