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紐約時報專文:「認識台灣最偉大電影人」介紹侯孝賢導演

  • 發佈日期:2020-05-30

紐約時報今(29)日大篇幅刊登美國影評人凱尼斯柏格(Ben Kenigsberg)專文,標題為「認識台灣最偉大的電影人」(Get to Know Taiwan’s Greatest Filmmaker)介紹台灣導演侯孝賢。文中指出,儘管侯孝賢是重要影展常勝軍,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受到美國市場青睞,直到2003年《千禧曼波》才登上紐約的電影院,最近一次上映的電影是2015年《刺客聶隱娘》,廣受好評。侯孝賢電影今日已打開美國市場,亞馬遜影音平台(Amazon Prime)和iTune都可收看《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認識侯孝賢打造的獨特視覺美學世界。

紐約時報專文指出,侯孝賢的鏡頭語言和電影美學挑戰當代電影傳統敘事風格,也是侯孝賢廣受國際影評讚譽的原因。不像一般電影以故事敘事為主,侯孝賢的電影奠基於動作、空間和時間,用場景畫面的細節來說故事,慣於使用場景切換造成前後不連貫的時間敘事,打造如詩一般的美學風格。畫面呈現的框格、景深及段落,其重要性等同於演員的對白和動作。

侯孝賢執導向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致敬的電影《珈琲時光》,以悲傷的鏡頭語言描述城市並非人們往來交流的地方,而是不斷失聯、錯過火車之所在。此外,如同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也是侯孝賢電影獨有的印記。資深華語電影研究專家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教授葉月瑜指出,侯孝賢電影中的留白邀請觀眾進入電影的世界,「不是去理解或推測因果關係,而是去體驗。」看侯孝賢的電影尤其需要觀眾全神貫注,《刺客聶隱娘》也並非是一般觀眾所認知的武俠片,劇中充滿著不少隱晦的人物和劇情。

影評人凱尼斯伯格特別詳細介紹《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這兩部主題圍繞著青春與成長的作品,報導中穿插劇照。《童年往事》是侯孝賢自傳電影,電影一開始,導演就用畫外音強調了影片的主題,也是他自己童年的回憶以及對父親的印象,父親過世那年侯孝賢只有12歲。《戀戀風塵》部分來自編劇吳念真從鄉村到城市的故事,講述一對住在九份山區的青梅竹馬,在國中畢業後先後到台北都會打拼,然而隨著環境的變化,兩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脆弱。

凱尼斯伯格認為長鏡頭、遠距觀察人物、強調氣氛都是侯式特有的標誌,也引述賓州蓋茲堡學院教授烏登(James Udden)的著作「無人海島:侯孝賢的電影」(No Man an Island: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對於長鏡頭的品味來自於70到80年代台灣片場架設攝影機的習慣,創造出侯式風格的純粹詩學,這是侯孝賢獨特的電影敘事模式,卻可觸及每一個人。

紐約時報專文的撰稿人是專業影評人凱尼斯伯格(Ben Kenigsberg),他的文章經常刊登於《紐約時報》。他曾擔任過《村聲》週報(The Village Voice)及《Time Out芝加哥》(Time Out Chicago)電影版的編輯,也常為《Variety》,《Slate》,《The A.V. Club》和《Vulture》等媒體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