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家徐思穎、蔡咅璟及鄭宜欣3月起展開紐約駐村創作,今(1)日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接受媒體專訪,暢談駐村生活及參加紐約布魯克林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s)。這是由布魯克林地區多家藝術機構聯合舉辦為期三天的藝術活動,近200位駐村藝術家共同參與,主辦單位指出,今年參觀人數較去年成長兩成,現場互動熱絡,吸引大量藝術界人士與藝文愛好者前來交流。
在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駐村的徐思穎,以臺灣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僅存的白鯨「天使」為出發點,探討遷徙、圈養與生態倫理。她將「天使」的身影轉化為紐約蘇活區的街頭塗鴉影像,呼喚人們思考存在與遷徙的意義。在開放工作室活動時,徐思穎為觀眾說明作品脈絡,分享在曼哈頓高樓屋頂進行行為藝術計畫,探討藝術介入社會的可能性。
徐思穎分享在紐約深刻感受到當地人們的開朗與友善,樂於交流的氛圍讓她每日充滿正能量。她曾參與中國城的導覽活動,在哥倫布公園內發現孫中山銅像,認識融合中、英、台語的華人教會社群,這些經驗激發她對移民議題的關注。未來的創作將聚焦紐約的族群故事,探討記憶與身份的交錯。
同樣在ISCP駐村的蔡咅璟展出三件作品。《昆蟲採集法》將夏日騎機車「吃蚊子」的日常轉化為科學行動,實地騎訪臺南18處地點,以身體測量蚊蟲密度。《山麻雀之歌》與鄒族孩童合作,以曾文水庫的淤泥製陶,創作人工鳥巢,讓藝術成為人與動物共用的空間。《標本攝影術》與臺灣博物館合作,讓失去記錄的動物標本透過3D建模與動物溝通師。蔡咅璟以詼諧的手法連結臺灣的氣候、生態與文化記憶,作品深具在地性,也引起國際觀眾對臺灣的濃厚興趣。
蔡咅璟探索紐約都市生態,曾參加展望公園賞鳥團活動時發現一隻死亡的浣熊,自此每日搭地鐵前往探視,數日之後屍體被清理。這段經歷讓他感受到紐約獨特的城市秩序—儘管行政運作粗略,整體卻井然有序。他觀察到紐約的動物彷彿自覺遵循「公園生活」的模式,表面和諧亦帶哀傷,也對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對全球博物館體系深遠影響,感到震撼。
在紐約三角藝術協會(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 TAA)駐村的鄭宜欣,以「方圓之間」為主題,將工作室實驗中物件的形狀命名,三種基本形狀隱喻宇宙萬物的創生。就地取材把舊書切割成方形,手寫古中文字並整齊排列於牆面,桌面四周圍繞大小不一的圓球模型。鄭宜欣談到,在古代文獻中,漢字的「漢」原意是銀河,喚起了銀漢(銀河)的宇宙意象—一條連接天地的天河。她結合版印的觀念,思考生命與生活的本質。
鄭宜欣認為,漢字作為持續使用的象形文字,蘊含豐富的視覺與科學意涵。她以倉頡造字的神話為起點,延伸至現代醫學與生活經驗,展開跨時代的文化思辨。「我希望大家能從『人』出發,回到人的根本,而非僅討論我們有什麼民族特色。」她透過文字與觀眾建立深層連結,展現文化對話的可能。
文化部及紐文中心長期與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紐約三角藝術協會合作,每年支持臺灣藝術家與策展人進駐,至今已有超過50位參與。透過駐村單位的專業網絡及駐村藝術家間的互動,推動臺灣藝術家走向國際,創造更多跨國藝文交流機會。
藝術家介紹
徐思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學士,德國布倫瑞克藝術大學(HBK Braunschweig),獲德國卓越藝術家最高文憑(Meisterschule)。2019年為德國下薩克森邦年度藝術家獲選人。2020年獲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她的學術與藝術路徑橫跨東西文化,透過多語言與跨文化的視角,使她的作品具備國際性思辨深度。曾參與漢堡國際影展短片競賽、歐洲新媒體藝術節(EMAF)、斯圖加特國際影展短片競賽、柏林藝術週、希臘Moving Slience 電影節等藝術節。作品亦在柏林、舊金山、特拉維夫、墨西哥、倫敦、雅典、維也納等地發表。2021年受邀於歐洲著名且具代表性的Sprengel Museum展出。
網站:http://szuyinghsu.de/
蔡咅璟
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以錄像和裝置藝術為主要媒材。關注於生物學相關的研究脈絡,思考當代社會的價值體系並進行轉換。他以非傳統的方式,例如誤用和偽造生物學系統來進行創作,試圖透過與科學不同的思考路徑,在生物學的框架中探索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過去曾獲得多個獎項的肯定和入圍,其中包括2022年在伊日藝術計劃展出個展《三羽》入圍第21屆臺新藝術獎,同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14年獲得第十屆桃園創作獎。
網站:https://yiriarts.com.tw/artists/50-/biography/
鄭宜欣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她的創作深受文化身份、歸屬感與記憶傳承的影響,並以「版印」概念為核心,探討身份建構與表現。近期作品專注於「身體感」的研究,融合東方哲學與書法符號,探索跨文化對話。鄭宜欣曾榮獲2023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青藝獎典藏獎,及2020、2022年當代雕塑麗寶創作獎,於高科大藝術中心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舉辦個展。
網站:https://cindychengihs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