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翊新作《墨》紐約林肯中心國際首演大獲好評

  • 發佈日期:2024-11-05

臺灣舞蹈團隊黃翊工作室的最新創作《墨》在紐約林肯中心11月2日及3日國際首演成功,票券一售而空,現場觀眾反應熱烈。駐紐約辦事處李志強大使邀請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與駐紐約總領事館官員、藝文界人士一同前往聆賞,對臺灣當代舞蹈的創新及藝術表現驚艷不已,透過文化外交展現臺灣對科技發展的注重及對傳統藝術的珍視。黃翊表示,今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包括《黃翊與庫卡》演出剛超過百場、《墨》在紐約國際首演以及和美國經紀公司SOZO合作滿10年。《墨》在疫情期間發展完成,將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及科技相結合,注重科技的同時,也沒忘記傳統。經紀人葉怡君說,《墨》不只是一支舞作,更像是在美術館中體驗新的藝術形式。


《墨》是黃翊工作室+2023年的新作,今年1月參加在紐約舉辦的國際表演藝術年會獲選新作提案,11月到紐約國際首演。編舞家黃翊與臺灣書法藝術大師董陽孜、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共同合作,讓舞者與機器人的動作流暢且精密地交織,宛如持毛筆書寫一般揮灑墨韻,透過影像在空間中畫出董陽孜筆觸中的飛白、濃淡,將文字線條轉化為瞬變的光影與聲響。三位藝術家的跨界合作,以新穎而獨特的手法詮釋出書法之美,成功將臺灣文化推向國際舞臺。黃翊提到,10年前董陽孜透過當時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找到他,希望把書法應用在舞蹈,自覺當時還不夠成熟。經過十年的沉澱及浮空投影等科技技術的進步,終於做出《墨》,自認應有符合董陽孜的期待:不要把作品做無聊了,讓更多國家的人看到書法。


《墨》在林肯中心的國際首演獲得了觀眾的高度讚賞與藝術界的關注。美國《紐約時報》、藝文期刊《BOMB》及高古軒藝廊季刊等多家重要媒體報導,盛讚作品成功地結合了書法與前衛科技,創造出極具詩意的視覺效果。黃翊以舞者的身體為筆觸,結合黑川良一的影像設計,再現董陽孜書法中獨特的筆勢,賦予其流動的生命力。整場表演帶來視覺與聲音交織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書法的力量與舞蹈的詩意之美。


「黃翊工作室+」獲文化部及下轄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駐洛杉磯辦事處臺灣書院、駐休士頓辦事處臺灣書院,以及駐美國代表處臺灣書院的共同支持,於今年十月起展開為期六週的美國巡演,在七大場館進行共十一場公開演出。繼第四站紐約林肯中心後,將繼續前往德州、北卡羅萊納州以及邁阿密演出。